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1月4日晚公布的數據顯示,去年11月零售業總額臨時估計為287億港元,同比下跌4%。扣除價格變動后,11月零售業總額臨時估計同比下跌4.7%。這意味著香港零售業總額已經連續22個月下挫。
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,11月跌幅收窄主要因2019年下半年受社會事件影響,基數較低。由于疫情暫時好轉,11月份消費氣氛較10月有所復蘇。然而,她認為,第四波疫情持續及限聚令未見放寬,預計春節期間家庭聚會將減少,將會拖累消費。業界普遍認為,今年初零售市場前景仍不明朗,或會出現更大跌幅。
去年11月,奢侈品銷售繼續下跌,珠寶首飾、鐘表及名貴禮品同比減少16.1%至27.78億港元,為各個大項中跌幅最大;其次為衣物、鞋類及有關制品,同比下跌14.1%至27.92億港元;食品、酒類飲品及煙草則同比減少8.8%至28.89億港元。
相比之下,期內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則一枝獨秀,銷貨價值同比飆升22%,超級市場貨品銷售則同比增加1.6%。
去年1-11月,香港零售業總額臨時估計同比下跌25.3%,總銷貨數量則同比下挫26.6%。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,2020年11月零售銷售的按年跌幅進一步收窄,主要因為耐用消費品零售商的銷售明顯上升。
受疫情影響,訪港游客“絕跡”。香港旅游發展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受疫情影響,自2020年2月起,訪港旅客人次連續10個月同比跌幅超過90%。去年前11個月訪港旅客總人次為356.4萬,同比暴跌93.2%,其中來自內地的訪港旅客為270.4萬人次,同比銳減93.5%。
香港零售協會對業界會員(包括25家公司、3600家店鋪和6萬名員工)的一項調查顯示,受訪會員預期去年12月份零售銷售表現和11月相若。謝邱安儀表示,58%的受訪會員計劃今年第一季度在租約期滿后結業,有逾40%的受訪者則在去年12月已結業。
由于零售業受疫情及社會沖突重創,多個國際連鎖品牌紛紛撒出香港市場。美國服裝品牌GAP于去年12月全線撤出香港,放棄位于中環已承租長達10年的四層旗艦店。美國內衣品牌Victoria's Secret則于去年6月關閉位于銅鑼灣的旗艦店,據悉旗艦店月租高達700萬港元,原租約至2027年8月。
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,根據協會的最新調查結果,有58%受訪會員,預計會在今年首季租約期滿后結束店舖。
會員普遍較悲觀,認為往后的數字仍然會相若,甚至農曆年辦年貨亦會因為疫情下減少拜年而令生意跌最少兩成。